欢迎您访问云顶7610官网登录云顶7610官网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杨典教授应邀到我院作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20-12-07


2020126日上午,云顶7610官网登录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学术月”系列讲座在教学10号楼E区模拟法庭进行。此次学术讲座邀请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杨典教授主讲,讲座主题是“社会学研究前沿和热点—兼谈高质量期刊论文选题和写作”我院部分教师全体研究生、本科生参加了此次讲座,本次讲座由李怀教授主持。

在社会学前沿的问题上,杨典教授首先从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的四个“新”作为此次讲座内容的切入点。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四个“新”主要体现在:一是“强大”,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全面强二是“特色”即突出中国特色四个自信;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本质上也是地方性知识,中国社会科学已经过了用中国数据验证西方理论的阶段,强调中国经验,提炼出对中国和世界都更有解释力和包容性的社会学议题、概念、命题和理论。三是“国际化”新时代中国成为全球性大国,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视野和影响力提出了新要求;四是“数字化”,即新时代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与出版业的革命

围绕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的四个“新”杨典教授进行了宏观的解释,重点提到“底层逻辑”的重要性以及“做学问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提炼出西方科学命题”。杨典教授同时谈到要学习马克思的辩证思想“只有用批判的思维来针对现实的实践,才能提出的新的理论,中国学问需要扎根中国实际,中国的道家思想也同样是辩证的,道家的辩证思想可以表述为“好即是坏,坏就是好,无所谓好坏”。

杨典教授针对“中国特色社会学”从对象、视角和方法三方面进行了阐述。杨教授讲到选题是一个“战略问题”,战略问题就是做正确的事,要具有重要、新颖和有趣这三个特点。在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上要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价值,这与科学性并不矛盾(新自由主义VS马克思主义),维护中国人的利益和价值,反对市场万能论和西方中心论;在数据的收集方面应采取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不但要定量,也要定性,厘清因果关系,这相对于一直以来的要么定量、要么定性的研究方法无疑是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的研究方法。同时杨典授也谈到“中国特色社会学”要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独特的中国问题和经验呼唤着中国社会学特色体系(不能用理论裁剪社会现实,无论是西方理论还是中国传统理论)。中国社会学的根基和创造力在于中国的重大问题和独特经验,而不是西方的理论和经验,也不单单是中国的传统理论和经验因为无论是西方的经典理论还是我国传统理论的各种学说,其根基都来自当时、当地的重大问题和经验事实(冲突理论、大转型理论、功能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中国城乡问题与美国种族问题)。针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杨教授以“疫情专题: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与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研究”以及“建国七十周年”专题进行了举例阐释。

教授讲述了十五个当今中国社会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分别是“国家治理”“社会分层和不平等”“海外社会和现代化研究”“技术社会学(网络社会学)”“经济社会学”“文艺、艺术社会学”“法律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医疗和健康社会学”“消费社会学”“社区和空间社会学”城乡社会学“人口、性别婚姻与家庭研究”“社会政策、社会工作社会福利”“新方法:大数据、计算社会学、人工智能等”。杨教授还特意强调“文化意识社会学”在未来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

教授最后对中国经验与中国特色社会学进行了展望认为当今中国社会学的研究缺乏对政党社会学这一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制度的研究,政党社会学不但是重要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现象,也是重要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现象,理应得到更多社会学家的研究和关注。

李怀教授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老师用“一高”即站位高,“一宽”即视野宽,“一大”即格局大,“三真”即真问题、真材料和真发现,对杨教授所讲述的内容进行了诠释,并再次强调了“底层逻辑”的重要性以及“战略”和“战术”的问题。

(撰稿:李志  审稿:尹广文  审核:李怀)


杨典教授简介

杨典,哈佛大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学研究》编辑部主任,英文刊《中国社会学杂志》(The Journal of Chinese Sociology)执行副主编。“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学常务副秘书长。中国社会学会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曾任欧盟委员会访问者,曾挂任四川省江油市委常委、副市长。主要致力于经济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和全球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人民日报》、Social Sciences in China等中英文刊物,并被《中国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